问: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方便语和恶语?
达真堪布答:什么叫方便语?看似妄语,实际不是妄语,这主要是看说话人的发心——不是为自己,而是为众生;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,而是为了究竟的利益。这样说的非真实语就是方便语。比如说今天我们为了学佛修行,为了解脱成佛,需要说一些假话、打一些妄语,这是可以的,是允许的。因为我们不是为了世间的利益,而是为了究竟的利益,也就是解脱成佛。主要看发心、动机,如果我们没有想欺骗对方的心,也没有想伤害对方的心,而是为了究竟的利益,为了众生的利益,这样的情况可以打方便语。
恶语也是,为了调伏众生可以说。比如父母打骂儿女,完全是为了儿女好。但是现在父母也不敢说儿女了,其实儿女是要从小严格管教的。现在的儿女,在家里都不是儿女了,都是皇帝、公主了,其实这样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。父母训斥儿女不叫恶语,因为他没有恶意,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对方。总之是不是恶语,还是要看发心动机。
问:孩子不听话,训斥他,算不算恶口?
达真堪布答:这要看你的发心与动机。如果完全是为了众生,为了对方,这样的话肯定没有罪过。如果不是为了对方,而是为了自己,掺杂着自己的某些利益,那肯定是恶语,肯定有罪过。动机善就是善,动机恶就是恶,完全看你自己的发心。
问:父母怎样把对儿女的贪执转化成善业?
达真堪布答: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儿女,别生起贪心。他们都是众生,你关心他们是应该的,对他们发慈悲心也是应该的。但是不要把他们当成是 “我”的。如果因为是“我”的家人,“我”的孩子,然后去爱、去关心,这都是贪心。因贪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业,要感受恶报的。父母对儿女越溺爱,对自己的伤害越大,对儿女的伤害也越大。父母对儿女付出的越多,儿女对父母的要求越高,越不满意,父母也会没完没了地感受他对自己的伤害。
互相之间都没有好的结果,因为彼此都是贪心。如果你能把儿女当成众生,当成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,平等地对待他们,你照样可以关心、爱护、抚养他,但是一定要从心里放下。这是一种修行,也是一种慈悲心,这完全是善业,肯定有善报,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,互相之间都会有利益。
问: 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,开玩笑说了一句妄语,算破戒吗?
达真堪布答:这也不一定,主要看你动机是什么。犯一个根本戒也要具足四个因素:对境、动机、行为、结果。你要有想欺骗他人的动机,故意想欺骗他人,然后自己说欺骗他人的话语,对方听到了,你才会犯根本戒。若不具备四个因素,只会犯只分戒。也有善意的说谎,不是恶意的,这种情况是就不犯戒的。
评论